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常纺新闻  校园动态

深化产教融合 共育时代新人 ——智能纺织与材料学院召开2025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发布时间:2025-07-01最后修改时间:2025-07-02 10:08来源:智能纺织与材料学院浏览次数:15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主动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智能纺织与材料学院于2025年6月27日在4B308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沈桥庆、常州荣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艳、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王存山,刘慧清、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常州)有限公司王青芳、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郝思琦,刘子谦、常州真优美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邹玉萍、宁波爱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张辉、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贾树勇、常州给排水处江边污水处理厂吕贞、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宗平等12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校外专家。智能纺织与材料学院党政领导、各专业带头人、教研室(含实训中心)主任以及骨干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裴浩主持。

会上,院长郭雪峰对各位专家莅临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强调面对纺织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浪潮,人才培养需强化数字化技能与职业素养双轨并重,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并阐述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及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决心。随后,学院党总支书记侯喜军、院长郭雪峰、副书记史京军为12位企业专家颁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书。副院长裴浩详细解读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提出“课程体系动态对接产业前沿、实践教学深度融入企业场景”的核心要求。

与会专家与教师团队聚焦四大核心议题: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适配性诊断;岗位综合实践与实习教学方案优化;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探索(订单班、现场工程师培养);数字化职业能力与素养提升策略展开了分组研讨,并就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合理性诊断、如何有效对接行业高端发展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等核心问题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一是课程体系动态优化,紧密追踪智能纺织装备、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纺织品数字化设计与绿色制造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核心课程。二是产教融合深化实践,共建更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如共设订单班、共研教学资源、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并大幅提升学生在企业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时长与质量。三是数字化能力重点强化,强调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加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数字化能力培养,以满足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需求。四是复合型人才精准定位,指出需着力培养既精通纺织材料专业知识,又掌握交叉学科技能(如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复合型人才。五是合作机制长效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立常态化的校企互动机制是保障专业建设持续贴近产业需求的关键。郭雪峰在总结发言中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真知灼见,专家们的建议精准切中了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脉搏,为学院专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的召开,是智能纺织与材料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着力点,为科学制定和优化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 孙玉莲 审核 侯喜军

会议现场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滆湖中路53号

213164

400-188-1251(招生)

0519-8633 6008 (传真)

[电话查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