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美育实践内涵,5月7日下午,“美育润心青春同行——非遗传承与新时代大学生美育论坛”在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领秀展厅隆重举行。活动由非遗社承办,通过学生美育故事分享、非遗知识问答等环节,搭建“以美润心”的实践平台。全国职业院校美育联盟秘书长、学校美育联合教研室主任顾明智教授应邀出席,百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共话非遗之美、共探美育之魅”。
论坛在学生主持人梅箫的“美育是心灵的滋养、非遗是文化的瑰宝”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强调,新时代青年应肩负传承与创新和美的传播者的使命。
学生代表孙琦在发言中阐释了美育对生命成长与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她引用蔡元培先生的话,并结合敦煌壁画修复、非遗技艺传承等案例,强调美育是守护文明根脉的关键;通过校园“四季光影”摄影展、剪纸作品展、社区蜀绣灯笼墙等鲜活实践,展现美育扎根日常生活的力量。她呼吁青年以审美眼光重构传统对话,在科技浪潮中坚守人文温度,让个体的成长因审美而丰盈,让传统与未来在美的长河中交汇奔涌。
顾明智在致辞中强调了美育对人格塑造与文明传承的核心价值,指出美育应突破课堂边界,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他以常州乱针绣、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本土非遗为例,阐释传统技艺承载的中华美学精神,并高度评价非遗社学生以创新实践激活文化基因所作的努力。他呼吁学子以审美眼光感知生活细节,积极参与美育行动,让传统文化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生,助力构建“学生主导、文化浸润”的校园美育生态。
随后,十位学生代表进行美育实践分享。前五位同学聚焦非遗技艺的当代转化:从留青竹刻的“以刀代笔”到掐丝珐琅的色彩碰撞,从剪纸艺术的意象之美到传统扎染的纹样创新,青年学子以匠心和创意诠释非遗的现代生命力。后五位同学则从生活视角出发,讲述非遗如何浸润日常——节气饮食中的文化智慧、戏曲脸谱里的美学符号、茶艺仪式中的哲思沉淀,展现出非遗“活态传承”的多元路径。
为增强互动性,论坛特设“非遗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围绕中国首个“非遗春节”“京剧四大行当”“二十四节气与饮食习俗”等话题,现场同学抢答踊跃,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最终,五名优胜者获赠非遗主题文创礼品,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尾声,顾明智总结。他认为,非遗不是凝固的历史,而是流动的文明。青年一代既要读懂传统的美学密码,更要用创新思维激活文化基因。
此次论坛通过理论探讨、实践分享与互动体验,搭建起非遗文化与美育的对话平台,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传承中华文脉的责任担当。未来,非遗社将继续以美育实践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活起来、潮起来,为非遗传承与创新注入青春动能!
图、文:非遗社 审核:祝燕芳
活动现场
现场照片